老人口述保健品推销现场热况:心甘情愿买买买

作者:本站原创2016-03-31 13:33:51

保健品推销老人

老人生病住院后,子女们才发现老人房间里塞满了价值百万元的保健品。如此触目惊心的案例引人深思。无独有偶,就在前天,市民许女士详细向

记者还原了她参加的一场保健品推介会,并且至今不认为那是场骗局。记者发现,毫不夸张地说,销售环节丝丝入扣,现场老人如沐春风,不得不佩服保健品厂商的营
销技巧。
第一步:10元门票可拿400元礼品
5月初某天,许女士从某老年课堂学完民族舞放学时,有人在校门口卖活动入场券,10元一张,声称是某集团20周年庆暨母亲节感恩回馈活动,只要出席该活动,就
可以领取价值400元的礼品。每人限购2张门票,活动期间无任何强买强卖行为。
第二步:礼品发放后称有更多礼品
许女士第二天一早就和邻居张阿姨来到现场。活动现场在南京某三星级酒店会议厅,工作人员统一制服,显得非常正规。经过验票,工作人员告诉许女士她们,在
集团邀请的专家进行一场孝心感恩演讲后,她们就可以每人领一床高档床上用品。
许女士目测现场来了约300位老人。关于尽孝心的演讲很感人,也没有任何推销行为。演讲结束后,许女士和张阿姨每人领了一床床单,工作人员说,这是知名家纺
品牌,每床价值168元。另外还送了活动主办方某集团的拳头产品某胶囊的试吃品一板6颗。临走前工作人员又说,明天还有两场主题演讲,只要来听,就有保健枕送,
另外还有更值钱的赠品。
第三步:不宣传产品 只宣传背景
第二天开场继续是很感人的演讲。紧接着开始宣传前一天给许女士她们试吃的胶囊。许女士说,主持人没有直接推销胶囊,而是介绍了集团20年的发展历程,并口
头列举了很多领导人来厂区参观的例子。许女士她们听了觉得非常震撼。
过了一会儿,一个自称是该集团分公司总经理的30多岁的男人陈总上台打断说,从昨天到今天,我们公司的工作人员实在太辛苦了,我要给他们发奖品。于是,现
场就给每个工作人员每人发了一套保健茶具,并称价值1680元。
第四步:打降价和高级赠品双重牌
这时,主持人上场为老人们叫不平:“老人们连续两天起大早来支持我们的感恩活动,也很辛苦,他们为什么没有奖品?!”于是开始起哄,现场也有老人闹着也
要奖品。
陈总表现得非常为难,说如果都送的话,公司总部会追究他责任。接着,他问老人们昨天试吃胶囊感觉怎么样,现场老人大喊“好”。陈总说,为叔叔阿姨们争取
最大的福利也是我的孝心,是实践我们公司的孝心文化。所以,今天某胶囊我大胆自作主张,原价是3980一盒,你们可以享受3000元一盒的孝心价,另送价值1680元的
保健茶具。
这时,主持人上台继续打抱不平,“太贵啦!现场想买的叔叔阿姨请举手。”许多老人举手,“觉得太贵了的老人再举起另一只手”,更多老人举起了双手。“跟
我一起喊,降价!降价!降价!”现场老人挥舞着双手高呼降价。
陈总打了个电话说是给总部汇报情况,然后告诉现场老人,总部觉得南京的老人非常热情,只要大家回去吃了觉得好,愿意帮集团宣传,集团愿意为南京老人特批
价格,2680元一盒。
主持人再次起哄让老人要赠品,现场再次一片呼喊声。陈总显得很无奈,说集团的兄弟单位为了庆贺他们的感恩活动,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贵的脉冲治疗仪,市场价
值3200元,是赠送给集团高端VIP客户的。今天的老人这么给力,考虑拿出少量来作为赠品。
主持人又开始起哄,老人们沸腾了,狂呼要赠品。最终陈总答应加赠。
第五步:饥饿营销 激发付现款热情
许女士一算,买一套2680元的胶囊,可以获赠1680元的保健茶具+3200元的治疗仪,等于胶囊没花钱,还多赚了好多。许女士和张阿姨都决定订购两套。
在老人们登记订购的时候,工作人员把头一天答应送的、号称价值698元一个的保健枕,发给了老人。这时,一名工作人员匆匆跑来说:“赠品保健茶具大约差十几
套,所以保证先给今天当场付了全款的老人发,排在后面的烦请等一个月后补货到位后,到公司总部领取。”许女士一听,觉得这么贵的赠品要等上一个月,而且还得
到总部跑一趟拿,太麻烦了,于是立马拿出信用卡付了全款。
听到消息,老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现场付款。许女士注意到大约有100多位老人现场交了费,估算卖出了50多万元的胶囊。
老人觉得自己没有被骗
许女士回家后,她的女儿把所有许女士买的保健品和赠品价格和某宝上进行了一番对比:
胶囊1盒:现场2680元,某宝510元
茶具1套:现场1680元,某宝70元
治疗仪:现场3200元,某宝150元
床单:工作人员宣称的“著名家纺品牌”网上没搜到。类似品质床单30元。
保健枕:现场698元,网上最低18元
许女士的女儿觉得母亲被骗了,但许女士不同意,还告诉女儿,陈总讲“如果发现同品牌同规格的胶囊有低于2680元的,百倍赔偿。”
许女士女儿发现,某宝上确有该品牌胶囊在卖,而且是合格的保健品,但只有每瓶60粒装的,而现场卖给老人每瓶50粒装。她怀疑,其他渠道无法买到同规格的产
品,当然无法索赔了。
许女士女儿总结道:打个比方,一个西瓜,有人卖5元一个,有人卖500元一个,没有强买强卖,如果老人愿意花500元买那个西瓜,就无法说卖西瓜的人诈骗。
记者采访许女士时,她表示,那个陈总很诚恳,公司也是大公司,自己不是被骗,只是花了比较多的钱买到了效果更好的产品而已。

标签:保健品推销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最新资讯